本帖由 七星通联 发布于 2018-02-02 11:04:11
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以技术为基础,互相发挥各自在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优势,已经成为当下合作的趋势。
在2017年年末的一场论坛上,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左振哲直言:“曾经我们有一位行级领导说过一句话,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银行也不例外。我们现在也正处在向互联网企业转型过程中,对体制和机制运转了66年的大行来讲,要做适应性的转变非常困难,但是好在我们已经迈步了。”
在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的过程中,金融科技正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金融机构想借助金融科技实现迭代和升级,与技术相对成熟且实践许久的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正是在这种希冀下,传统金融机构放下此前竞争分立的姿态,开始拥抱互联网公司。
标志性的事件
2017年,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迎来了全面合作时代。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3月28日那天,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的管理层办了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对外宣布将开展一系列战略合作。
国有大行和互联网巨头的强强联合让行业为之一振,但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并非初次合作。2006年,阿里为解决自己B2B平台上卖家融资难的问题就曾找到建设银行,双方在一番沟通后确定了几种贷款模式。在当时的合作模式中,阿里提供商家的信息,建设银行则负责提供资金。
然而,到了2011年4月,双方却因为在信贷理念上的不同而终止了合作。此后,阿里依托自己成立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对自己平台上的商家放贷。建设银行也进军电商领域,上线银行业首个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以满足了企业和个人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金融服务需求。
如今,双方弥合分歧,再次达成共识。在此背后,是科技和金融的加速融合对金融行业经营发展模式的重构。
王祖继在签约仪式上就表示,建设银行是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最早的合作银行之一,是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的飞速成长,为传统金融提供了互联网式的思维和解决方案,也推动着建设银行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技术将更好地赋能金融机构,深谙其道的不只是建设银行。2017年6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宣布与京东、百度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自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在2017年上半年均已与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分别展开战略合作。
如火如荼的合作
2017年,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如火如荼。
从京东金融官方提供的数据看,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与400余家银行、60余家保险公司、100余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京东金融的数据与技术能力、互联网产品能力、客户运营能力等已经实现向卡组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行业的各类机构输出。其中,在银行业,京东金融的合作对象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各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
科技公司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上广泛铺开,金融机构也不局限于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上海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就表示:“我们和70多家合作伙伴是共同拓展用户,共同拓展业务的,这与银行原来只是把自己的融资能力和支付能力简单的为企业提供服务是不同的,我们是建立共赢的关系拓展业务,我们还会更多的拓展合作伙伴。”
谈及双方的合作模式,百度副总裁张旭阳认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创设模式,如百度和中信银行合作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即为此种模式,这也是依托中信银行的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客户经营及风险管控体系,以及百度的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流量资源。二是共建模式,以BATJ和国有四大行的合作最为典型,比如百度与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三是赋能模式。科技公司开放自己的技术能力、平台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给金融机构,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和智能金融的发展。”
合作的三个层面
从合作内容上,记者梳理发现,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合作。以科技公司与银行的合作为例,双方在获客与用户运营、智能风控、产品服务创新、流程优化等业务合作的背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技术是科技公司赖以生存的资本,这一层面的合作主要以科技公司向金融机构输出技术为主。
不过随着金融机构内生科技实力的提升,有些金融机构已不满足于依赖科技公司开发相关技术,而是寻求共同开发。
胡德斌就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也需要银行的配合,只有双方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我们才能实现共赢,今后一段我们将与金融科技公司围绕重点领域联合创建一些新的服务,可能通过联合实验室的方法与科技公司走在一起。”
其次,是资产端层面的合作。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多家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发行ABS产品,将资产开放给传统金融机构购买。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做互联网运营的一些机构,今年有很多已经变成专门供应资产的机构。他们变成了最前端的项目开发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单纯金融手段发掘资产已经越来越难,资产提供方碎片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最后,是资金端层面的合作。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传统金融机构目前在资金端还是最有优势的机构,一方面由于品牌优势和时间用户的积累,另一方面因为在交易结构的搭建方面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以腾讯牵头发起的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为例。在互联网模式下,该行的消费信贷发展快速,依靠其拳头产品“微粒贷”,截至2016年末,“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1987亿元。
如此多的资金从哪儿来呢?在贷款模式上,微粒贷与传统银行贷款模式不同,采用与同业合作的联合贷款模式,共建联合贷款平台。平台发放贷款中,80%贷款资金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目前已有40多家金融机构与微粒贷签约,其中多数为中小型商业银行。
苏宁金服集团常务副总裁黄金老此前也表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客户资金,都是存在银行账户中的,也在为银行提供资金。关于传统金融机构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我认为这是经济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未来会越来越普遍。”
在黄金老看来,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大量银行资金集中于此,随着经济重心更多地转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资金需求是下降的,释放出来的银行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一般而言,银行对于新兴产业是谨慎的,以互联网产业为例,现在无疑是个大产业,但很多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地依靠的是风险资本而不是银行资金,某种意义上,银行业曾经错过了这个大产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是如此,未来必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若银行业不想错过这个新兴行业,需要为这个行业主动提供融资支持,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意识到这一点。
可见,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以技术为基础,互相发挥各自在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优势,已经成为当下合作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则认为:“长远来看,商业银行涉及金融科技的领域众多,但是由于不同银行的能力存在差异,完全可以将开发科技系统的需求,通过外包的方式,与金融科技公司对接。无论产品输出,还是技术输出,金融科技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空间都是巨大的。”